马茂斌,1965年生,武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先后在《文学校园》《杂文报》《辽宁青年》《甘肃日报》《天水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
我们那时的端午节
作者|马茂斌 编辑|剪风
困难的日子里不光是悲悯和叹息,野菜和泉水仍然可以调配出扣人心弦的记忆。看着街面上琳琅满目的新鲜菜果,我总是想起那遥远的过去,特别是那简单而快乐的节日。
游走在端午节浓浓的气息里,看着电视网络里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很自觉地,我回到了很久以前,回到了我们那时候过节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的农村,贫穷而简单。就连一个端午节也不会叫,而是称作“五月单”。比较于今天的习俗,虽然不富裕,但特色仍然鲜明而多样。细细想来,至少有以下一些风俗至今记忆犹新。
1 绑手款(方言:手环的意思)。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早上,眼睛一睁开,我们就发现手腕上、脚腕上又多了两个红手款。毫无疑问,这肯定是早起的妈妈趁我们还睡着的时候绑的。这手款多半是红头绳,个别的会用其它红线代替,总之,一定是红的。说是天暖了,草长了,各种虫子夜伏早出,而孩子们要经常去野外割柴拾菜,放羊牧牛,不小心就会被那些虫子叮咬。山里野草丛生,五月里又正是草旺时节,这类事时有发生。绑了这红线,虫子害怕,就会远离,人就不会受到伤害。按习惯,初一绑两个初五绑两个,而且一绑就是一个月。直到五月三十的时候,才会解下来,有意识地扔到牲畜的圈里,据说那牛呀马呀的也会从此身强体壮,子孙很多。约定成俗,绑红手款这一习惯从此也就成为我们山里过这个节的第一动作,男孩也好女孩也好,上学的也罢不上学的也罢,都这样。
2露水洗脸。大人说,五月单早上的露水可是贵重,用它洗了脸洗了手会特别白特别润。我们记住了大人的话,心里就老惦记着用它洗洗试试。前半夜是激动得睡不着,一心想着要早起,结果天发亮的时候才睡着了,往往倒就迟了。不过也不要紧,山里露重,麦尖上草叶上的露珠还没有散尽,正熠熠亮亮地在等着我们。撒开步奔向那些草叶最多的地方,不消几下子,手就湿了,脸就湿了,紧接着,脖子和脚腕也就都湿了,当然,衣服裤子鞋袜肯定也就不会干了。还别说,用露水洗了的脸,就是比平时白,比平时绵润。往教室里一坐,嘿,还真有感觉,良好的不是一般!
3采集野药。山里落后,但山里的土壤肥沃,野果野菜野花鳞次栉比数不胜数。这还不是骄傲,真正的骄傲就是那漫山遍野的野药。什么薄荷、柴胡、黄芪、艾蒿、车前草呀多的是。家乡人会在这一天连根带叶拔上很多,然后捆扎起来吊在房檐上,以后家人伤风感冒了,随便抓点揉碎,开水冲着喝了,这病也就好了。据说这时节采药,药力最大,用了效果也就最好。隐隐约约记得,我们也服用过这些。只是后来很不见人们再这样了。问爸爸,他告诉我,那时候山里穷,条件差,孩子又多,三天两头就有人咳嗽流鼻涕。一则没地方买药,二则大部分都是些小病划不来到处找医生,一般都这样自己想办法,好了就好,不好了再说。后来条件有变,村里有了卫生所,各种病有各种药治,当然不需要再这样了。再说,人的命值钱了,耽搁不起,所以也就慢慢地没人再如此煞费苦心了。
4插柳条。这个习俗最广泛也最悠久,到现在我们还很重视。一大早,孩子们或者老年人都要去折些柳条插在自家的门顶上。家里有几个门至少就插几处,细心的还在窗沿上插几节小的。问这样做的来历和意义,很多人只是说,五月单了,过节呗,都这样。妈妈却说,这也很有来头。据说很早的时候,人们很不爱惜庄稼,拿了随意浪费,玉皇大帝听到了,很生气,准备要降灾难于人间。五谷神打探到了消息,就急忙下到凡间,告诉人们赶紧在门口插些带叶的树枝,遮一下满路上黄灿灿的粮食。人们照做了,因为柳枝出芽快,大部分就选用了柳条插。等五月初五这天玉皇大帝下来核实,看见家家门顶上都长出了树枝,而且有些还嫩嫩的,就问五谷神,五谷神趁机说,人间这几年灾难重重,你看人都饿死了,房子也没人住了,都长出了野草树木。玉皇大帝真的以为然,就放弃了惩处,于是人类也就躲了一劫。但从此以后,为了安全起见,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自觉地在门顶上插上柳条。久而久之,习以成俗。就是到了不信神不怕鬼的现在,这一习俗还是被善良的人们传承了下来。
5 烙花馍馍。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更是强烈。似乎一切没有见过没有用过的东西,人们都会觉得心馋。智慧是勤劳磨练出来的。虽然没有五花八门的食品,人们也不会放弃对节日喜庆之情的表述。花馍馍便在这样的时空里应运而生。想办法在瓦罐或者瓮儿里存上两三碗白面(小麦面),即便在任何条件下也不要动用,那怕就是丈人老爹来了,也要忍住。等到五月初四,马上要过节了,打开罐或者瓮的盖,倒出来,把里面扫净,发酵一番,然后调匀,揉好,分成块压平。面多块就大点,直径20公分左右;面少块就小点,巴掌一般大。然后在上面捏塑一些图案,或者用手指捏,用铁板夹,或者用几根捆好的空心竹挤压。总之要能见着花纹图案,然后红红绿绿涂上一些颜料,要么花草虫鱼,要么家畜汉字,总之,要华丽,要鲜艳,要吉庆。等涂画好了,再放在锅里慢慢地烙。当然,等到一个个烙熟了,孩子们一般也就都睡了。这正好,早上起来吃。烙的早了,面就那么点,孩子会三下两下吃完的,节就没的过。当我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拿着花馍走向教室的时候,心里那个高兴劲呀,真是不可言表。就是那些不上学放羊地里劳动的伙伴们,只要手里拿了花馍,幸福一样在脸上荡漾,自豪和快乐仍然一串接一串。虽然几个月就那么几口,但我们还是感到很满足,觉得还是过节好。至于大人们为了这几个花馍费的心思犯的难,我们却没有一个人去想及。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富裕起来的人们虽然油饼蛋糕都吃不完,但却总是品不出当年那一小口花馍馍的味道。世间很多东西也都这样,不是因为真的好而贵重,倒是因为欠缺而弥足珍贵,显得难忘了。
6 煮甜醅。这相当于现在的包粽子。只是那时候物产短缺交通落后,人们没有大量的米吃,南方的糯米粽叶又不能及时地运过来,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煮甜醅。把上好的小麦和燕麦洗好煮熟后,拌上专用的“甜醅曲”(一种佐料,帮助食品发酵增味)。存放在能够密封的瓷盆或者瓦釭内(最好是上下小中间大的瓦瓮),捂好,保持一定的温度,等过上一定的时辰,就可食用。捂的时间不确定,一般都要两三天。那一次邻居李大妈捂了都四天了,还没有“起来”(专业术语,甜醅捂好可以食用的意思),就跑来问妈妈。妈妈胡乱分析了几句,叫她增加温度。等她出门了,妈妈才告诉我,甜醅也通人性,她那样懒,当然煮了甜醅也就不容易“起来”了。我暗自发笑,心想着,还有这说法,怪不得妈妈发酵的面,捂的甜醅总是爱“起来”,原来是她勤快的缘故。等到两天以后,妈妈就时不时地用手去摸那装了甜醅的瓦瓮,嘴里也总是念叨说马上通了就好了。我问她什么通了,她就说你摸摸,是热通了。摸那瓮,还真的再有一点点就全部热通。等到再过一小阵阵,摸摸就会庄严地宣布,“起来了,可以吃了!”于是我们就会一拥而上,每人盛上半碗,然后用竹筷夹起来一点一点地品吃。刚打开瓮盖的那一阵,一股浓浓的酒香会扑面而来,还别说,真的很惹人馋。等端在碗里嚼在嘴里了,又觉得很甜很入口。过节了,人们都想来点嘴福,吃点好的,这半瓮甜醅便是首当其冲名副其实了。来了走亲的客人,或者随便串门的邻居,都可以盛给他半碗,再要遇个个大热的天,在那甜醅里倒上些凉开水,搅和几下灌下肚,那个惬意呀,可不是我这笨嘴能够说出的。.煮甜醅吃甜醅,过去是我们家乡人的最爱,就是现在,也是我们过这个节不可或缺的上好食品。
7 扬幡儿。在咱们农村,很多的娱乐活动都源于祭祀。人们追求美好,向往平安,于是就常常将祈福的愿望诉诸神灵。奏效不奏效谁也不去计较,但寄托确是常有的。五月单作为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大节,自然少不了对神灵的烧香许愿。尤其在村头的山神庙里,香火最旺。五谷成熟在即,各项作业都刚开了头,人们有很多的心愿希望得到保佑,于是乎,善良的山民们就将一腔的诚意浓缩成一柱柱香火和一一杆杆幡儿,敬献给山神,求他保佑平安保佑健康。那幡儿,如今虽然少见,但当年还是很时兴的。基本样子就像宫廷里祭祀时悬挂的用各种彩纸沾粘的那个东西。老人说,那些纸都很柔软,即便有风,也不会随意就撕烂。细细的木杆高高的挑起,红白相间,绿黄帮衬,一个两个倒是觉得孤单,三十个五十个一起飘起来,可还真的好看。祈福的人多了,许愿的人多了,庙门上,庙院墙上,就会插上很多。一杆幡儿至少是一份心愿。记得跟幡儿一起,有的还附带一个荷包似的“保怆书”,专门用丝线做成,里边装有文字,大多是人名。幡儿挂在门口,保怆书则挂在山神爷的腋下或腰部。那人名就是山民们的孩子孙子(主要是男性,一般没有女孩的名字),因为平时身体不好爱生病,或者几代单传,一帮女孩以后才生了一个男丁,精贵的要命,生怕有点闪失,就将名字写了托付给山神,求他鼎力保佑。当然,陈述之时,既要敬香,还要献鸡,更少不了扬幡。幡儿是可以化掉的,而有名字的包怆书却一定要到孩子六岁或者十二岁才能撤。到时候,那仪式还复杂。总之,扬幡儿虽然跳跃着山乡人火热的愿望和期待,但更显现着穷苦人很多的无奈。好看是好看,却叫人心酸。幸好这现象越来越少,该风俗业日渐沉没。
8 衔荷包。荷包亦称香囊、香袋,是一种用绸缎布料缝制的小囊。呈长方形,小的两指宽,大的四指宽。有里有面,中间有层夹衬,外面绣有各种精美图案,全部是各色丝线绣成,一般是蛇呀龙的,既为好看,更是辟邪。荷包口穿有丝绳,可以抽紧拉松。里边装有艾叶、雄黄之类的中医,淡淡的味道散出来,可以驱散蚊虫。整个荷包针法细密,纹样新颖,具有很强的色感美和艺术性。起初的时候,是因为孩子体弱多病,衔了荷包可以镇静辟邪,奶奶或者妈妈绣好以后就用针线缝在衣服的肩膀上,求个平安表个意思就行了。为此民间还有专门的歇后语“五月单的荷包——衔的”。后来逐渐演变,形状变大,式样更是五花八门。不光在衣服上缝,还可以在兜兜里装,可以手提。小小荷包,既有浓浓的迷信色彩,又彰显着做工者的细心和巧妙。时兴的那一阵,就连女同学书包里都装着丝线和绣针,课间几分钟也常拿出来绣绣。当然,经她们一装束,这东西真成了一种表情达意的上乘工艺品。偷偷地送给她们喜欢的男同学,既锻炼了她们的手艺,又牢牢地凝结了同学之间纯朴的友情。到后来,做工一个比一个精细,样子一个比一个好看。幸运一点的男同学,光五月单这一天就会收到好几个。大胆地把它保存起来,每一个都成为一段很美好的记忆。友谊的千丝万缕,真情的半遮半掩,用心的至诚至真,总是恍如昨天历历在目,且愈久弥珍。
9 吃韭饼。说来惭愧,那时候的山里人,到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才要吃当年的韭菜,还美其名曰“新韭饼”。这种饼子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原料配制也正适合穷苦人操作。先是将韭菜摘好洗净,切成两厘米长的寸,同时洗上一两颗大洋芋,用镲子(一种食品用具)镲成细条,跟韭菜搅和在一起,然后放些调料撒点盐,倒进热化了的猪油,拌匀,这就是韭饼的馅。要真正下锅的时候,还必须擀两张薄薄的面皮,直径在30公分左右,将馅铺在一张面中间,另一张盖上边,然后四周用手指一压,封了。这时候平锅里的油也正好热了,将饼放进去,立马就听见滋滋滋的一阵油响,紧接着,味道也就开始飘散了。几分钟后,再翻过来,烙烙另一面。大概六七分钟的时间,面熟了,里边的馅也就好了。这前后最难把握的就是火候,火不能太大,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焦了就难吃了。当然这一张是不够的,至少得七八张全家才够吃。那时候家口大娃娃多,而且都难得吃一顿新鲜的,少了不够吃。等一张张都烙好了,整个儿按直径切开,一分为四,放盘里就可以吃了。再要在碗里倒点醋,放点辣椒,沾着吃下去,味道便生生的好。穷惯了,粗茶淡饭都不容易填饱一回肚子,真这么精心制作了,不香也香。有了这顿饼,这个节也就丰盛了,满足和快乐也就有了,从此日子也就一点也不穷了。
10 羊皮鼓。羊皮鼓也叫扇鼓,为椭圆的扇面,羊皮制作。鼓面上绘有八卦图案,鼓炳上配着金属的鼓环。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敲击鼓心,边敲边舞。舞姿粗犷豪迈,舞步旋转变幻复杂。震耳欲聋的鼓声中点缀着鼓环清脆的嚓嚓声,令人感到阴阳分明而又和谐统一,气势磅礴又酣畅淋漓。据说在远古时代,人们经常依赖激烈的声音和强悍的力量来征服自然驱逐狼虫虎豹。在大山深处的家乡,有一个传说,说在很早狼满为患的时候,人们很无奈,羊群经常被狼吃掉。一天,一个放羊娃无意间敲打了晾晒的羊皮,第二天在林里就发现了一堆死着的狼胎。放羊娃又一次使劲敲打羊皮,第三天又发现了更多死狼胎。大家断定这是母狼受到惊吓而早产。于是放羊娃把羊皮做成了鼓,一有时间就敲击,从此狼虫渐渐退远,人们开始安稳。而羊皮鼓从此盛行不败。直至今天,每到农历的四月初,草长莺飞,虫鸟旺盛,为了防患未然,且表达喜悦宣扬喜庆,各村都不定时地敲打羊皮鼓。孩子们看着来劲,就一个个模仿,羊皮鼓也就成双成对整片整村地发展起来。一直到五月单过节这天,所有的村民都会自觉地聚集在村里的某个平坦的场地里,或者拿上鼓狂一阵,或者穿了新衣服衔上荷包站在那儿美美地看看。总之,从声响到气势,从心情到表情,这一阵可是节日喜庆的高峰,因为过了今天,地里庄稼成熟,大家都要忙着收麦子了。羊皮鼓也就会被存放起来,等明年的四月再启动。
11 点高山。五月单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点高山”。可以说这是全天所有活动的总结。夜晚来临,各村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因为隆重,这项活动准备得早,一般在节前半个月左右。就是在村子边的某一个山头,由放羊或者牧牛放马的孩子们割柴拾柴,磊一个由柴火堆积起来的山。然后在五月单的晚上,由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全村老少兴高采烈地围在周围,大声说大声笑,尽情地看天,尽情地看远。这时候,会有一个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的模样,慎重其事走上前去,面对大火虔诚地跪下去,领着大伙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降幅山寨,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辟邪驱魅,并往火堆中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因为火燃在高山上,又在夜间,所以周围村子也都能看见。第二天第三天,总会有人评出今年最大的一堆火是哪山哪村的,该村的人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特别是我们小孩子,荣誉感极强,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名次,闹得十多天不开心。为此,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拾柴磊高山,柴越多,山越高,到时候火就越大,总想着要超过周围任何一个村。虽然后来这一习俗完全被淘汰,但因此而丰富的童年记忆,却一直没有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