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级非遗的节日。
在贵州,吃灰粽、赛龙舟、“游百病”、挂菖蒲艾草……之于每个人而言,端午节并不是“曲高和寡”的非遗文化,而是真真切切“活”在身边的传统。
接下来,就跟着先锋君一起去了解一下,端午在贵州有着怎样的“花式”过节法。
侗 族
贵州省侗族端午除与汉族相同以外,当天,家里也会炸油炸粑、做盘子粉、灰碱粑。锦屏县圭叶村的端午风俗犹为独特。这个侗寨端午节,每家须年纪最大者来包粽子。一不准任何动手,二不准数粽子的数目,三是煮熟后不能马上吃,而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
苗 族
每年苗族端午节,其他村寨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先过端午节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门吃粽粑、喝米酒。不论来多少客人,主人家都会陪坐到天亮。 第二天客人要回家时,主人家还要给每个客人送上一挂粽粑并亲自送出寨门口。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苗族称端午节为粽粑节。苗家的粽子很有特色,最令人称道的是苗家“五色粽”,他们用五种植物的叶液将粽馅染成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然后用芭蕉叶包裹成圆柱形煮熟。
每年端午节起至农历五月尾是贵州苗族龙舟节。苗人划龙舟多与天气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祈福和庆祝性质较强,其龙舟形状也比较有趣,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母子船”,每艘龙舟以一条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形,一大二小的龙舟并排成一组,大者为母船,小者为子船,三舟竞技,很是有趣。
水 族
端午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按传统习惯,过端午之前一个晚上,只能吃素。 水族有吃素的习俗。
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远祖在为自己四个儿子祝贺丰收时,由于过分的兴奋,不小心在上楼取肉时失足跌死。为悼念死去的老人,后辈们决心在老人安葬之前不吃荤,而老人去世的日子,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
所以水族有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
布依族
布依族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唱山歌,熬草药,包粽子其乐无穷。布依语中没有“端午节”这个词,布依人称为“哈尼哈”(五月五)。端午节的习俗是随他们的祖先从江西迁徒到樟江河畔的。
布依人在端午这天要在木楼上悬挂蒿莆和艾叶。这些都是长在河边的植物。据说,这样做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既未能在河里捞到屈原的遗体,便扯了河边的菖蒲艾叶回家。这寓寄了布依人睹物思人的质朴深情。然而,这个习俗慢慢也发生了变化。
菖蒲艾叶在木楼悬挂的位置,渐渐被固定在大门的两侧,仿佛守门神秦琼和尉迟恭一们。怀念屈原的初衷,演绎为驱邪、消毒和治病。布依人不仅悬挂菖蒲和艾叶,还在盲文子四周撒雄黄粉,饮雄黄酒。
土家族
土家族过端午节分为“头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中端午”(即农历五月十五)、“末端午”(即农历五月二十五),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是正宗的端午。但“大端午”和“末端午”也没被忽视。
黔江土家人过端午最突出的特点是娘家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来一同过节。娘家在将女儿、女婿接来共度端午良宵时,女儿、女婿要背来糖、烟、酒、面条和猪肉,作为“五色礼”敬献给岳父母。岳父母则准备好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儿、女婿回家时,娘家要送两把花雨伞,俗称“鸳鸯伞”,这象征着夫妻风雨同舟、忠贞不渝,感情天长地久。
仡佬族
仡佬族通常把端午分为“小端午”跟“大端午”。“小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农历五月十五。
仡佬族过端午一般都要包粽粑,备齐鸡鸭鱼肉蛋等,要用菖蒲、艾蒿挂在大门两边,以避邪气。有的还要造雄磺酒撒于房前屋后以防蛇虫;要煮红鸡蛋、大蒜头来吃。届时女儿女婿、干儿干女、未过门的儿媳、未婚的女婿等,都要来家做客,俗称“打端午节”。
有的仡佬族地区在端午这天会打篾鸡蛋,仡佬族打篾鸡蛋是遵义仡佬族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是仡佬族先民练兵活动的传承和演变。这项活动在仡佬族群众中十分盛行,具有竞争性、技巧性、趣味性、普适性,仡佬人借助这一形式联系情谊,传递团结。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代先锋网综合整理
资料来源|人民网 凤凰网
搜狐网 贵州新目标等
编辑|陈大炜
编审|林茂申 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