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农信互联宣布完成3.64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北京聚能合生产业投资基金与北京数聚鑫融旗下管理的基金。其中,北京聚能合生产业投资基金向农信互联投入31400万元,数聚鑫融基金投入5000万元。农信集团副总裁于莹提到,本轮融资公司整体估值达到74亿元,农信互联正式进入农业互联网独角兽领域。
近些年互联网+农业正努力拓展,从2013年的农产品电商火热,到2015年的农资电商元年,以及近些年的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产业崛起,围绕如何促进农资、农技下行,农产品上行的新型农业探索道路一直没有停止。
同时担任农信研究院院长的于莹老师认为,国内农业普遍面临三个难题,导致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缓慢:第一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是通过线上化缩短交易链条,第三是如何促进产融结合。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农信互联选择从生猪产业切入,打造垂直产业的样板案例继而扩展到农业全行业,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信互联通过国家生猪市场、农信商城、农信金服等一系列产品及服务逐步上线,从生产、交易、金融三大方面为养猪人提供各项服务。
在过往三年发展中,猪联网已经成为农信互联的成功案例。目前农信的猪联网每年服务生猪头数5000万头,年交易总额(GMV)500亿元。据测算猪联网的整体服务可为农户每头猪增收151元。
据行业粗略估算,生猪产业是个3-5万亿的市场,于莹告诉,“每年有7亿头猪被吃掉,这么大消耗量却没有帮助农户、屠宰场等产业链中的玩家带来足够利润。”农信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今年的“518农信猪友节”上发布的猪联网3.0“智慧养猪”解决方案。
猪联网3.0是农信打造的智慧养猪统一入口概念,猪联网首先利用遍布全国的182家运营中心拓展农户使用养猪SaaS,并负责落地的效果实施。农信的养猪SaaS配合温度传感器、视频采集等物联网体系,使得农户不仅能够对养猪场的温度、湿度等猪舍环境控制,还能实现视频盘猪(数猪准确率准确率90%)、智能背膘(母猪妊娠期间肉膘指数联网检测)、无线B超(检测母猪的怀孕情况监测)等功能性服务,代替人力、降低农户的管理成本。
物联网产生的生猪数据经过处理后形成产业大数据,配合农信在养猪SaaS上成立的饲联网。农业大数据可与养猪需要的饲料、预苗、用药企业联系起来,帮助农户建立农资产品信任采购渠道。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升PSY(一头母猪每年能够提供仔猪头数)。“在国内一头母猪年产量现在平均是15、16头,在国际上,尤其是欧美这样的国家可以做到27、28头,差距非常大。”于莹认为国内的养猪产业的PSY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产销一体化以及缩短销售链条方面,农信也做了很多优化。一方面是成立食联网,帮助农户直接对接屠宰场,减少中间经销商环节。另一方面也成立了农信商城,建设生猪在线交易平台。目前农信商城是撮合农户和屠宰场交易为主,已经逐步拓展农信优选等直营生猪交易业务。就像“农信商城过去是淘宝模式的生猪交易,我们也在拓展天猫模式的优质生猪交易,甚至京东自营模式的生猪交易,包括我们未来会推出的可溯源自有品牌猪——爱迪猪(ID-PIG)。”于莹告诉,农信未来对农产品上行会逐步投入更多资源建设。
农信具有特色的部分是农信金融平台,在农村金融普遍被认为是难做的市场时,农信目前做生猪产业链上的金融,其金融服务渗透率已经达30%。从原料到生产企业的保理采购贷,生产企业到生猪养殖环节的财产险、养殖贷,再到屠宰前的价格险、运输险,以及到消费者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农信金融平台覆盖了生猪产业的大多数金融产品。目前农信金融也是农信互联的主要营收部分,于莹提到,未来电商平台以及管理SaaS都会成为营收主力军。
农信互联已经将猪联网打造成猪联网,未来农信互联也会通过将农信云管理平台、农信商城平台、农信金融平台三方面的服务,拓展到渔业、蛋类、柑橘等产业,帮助整个产业提升效率和利润。
于莹告诉,在获得本轮融资后,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用途:第一是运营建设,包括2018年全国各地的运营中心建设会拓展到300家;另一方面是猪联网3.0以及物联网等产品的迭代开发;最后是农信云的持续开发,提升农信云对农业数据化的存储、传输及其他云计算基础能力。